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7,最近在线更新中文字幕3,日韩经典一区,一二三四在线观看高清中文免费完整版电影

<big id="nub0o"><nobr id="nub0o"></nobr></big>
  • <code id="nub0o"></code> <object id="nub0o"></object>

      <big id="nub0o"></big>
    1. <code id="nub0o"></code>
      猪瘟
      当前位置 :  
      规模化猪场的猪瘟流行情况与免疫策略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型以败血性变化为主,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型则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猪瘟也被列为优先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我国的猪瘟疫苗毒株C株是世界公认安全有效的疫苗毒株,国外很多国家利用我国的猪瘟疫苗株实现了猪瘟净化。但在我国,很多规模化猪场都存在猪瘟抗体免疫合格率不高,甚至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现象。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猪瘟的流行情况,分析了可能导致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因素,并据此制定了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策略,以期为现阶段的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1 我国猪瘟的流行情况

      1.1 流行时间长,范围广,主要呈散发性流行

      猪瘟在我国已流行80多年,1956年我国提出消灭猪瘟的计划,但至今60年过去了,猪瘟仍在我国有流行,消灭猪瘟仍需时日。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猪瘟参考实验室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猪瘟野毒的平均带毒率为11.58%,带毒范围为3%~30%,最高可达33%以上,猪瘟在我国的流行范围仍然十分广泛[1]。吕宗吉等[2]从1998年开始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48个发病猪场(疫点)收集的病料中均检测出CSFV,说明全国范围内均有CSF的流行。据姚文生等[3]报道,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单位从全国31个省市区收集的猪瘟可疑病料中均分离到CSFV,经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05~2009年共报道猪瘟323例,涉及除西藏、海南以外的29个省市区,说明猪瘟在我国广泛存在。栾培贤等[4]根据我国农业部《兽医公报》中发布的猪瘟疫情数据,汇总出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我国31个省市区猪瘟共发生了6052次,并根据猪瘟的发病月次和发病次数的地理分布,将我国的猪瘟疫区主要分为3类:猪瘟无疫区、猪瘟疫情稳定区和猪瘟重灾区。北方5个省份为猪瘟无疫区,中东部和西部为猪瘟疫情稳定区(在2009~2010年期间几乎无猪瘟发生),南部沿海省份为主要的猪瘟重灾区。2007年以后我国实行猪瘟的强制免疫,该病在我国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得以控制,散发流行已经成为猪瘟的主要流行形式。据农业部发布的《兽医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发生猪瘟475次,2011年发生268次,2012年发生115次,2013和2014年为28次,2015年前2个月仅有2次。这一结果显示,近几年我国猪瘟疫情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5]。

      1.2 流行毒株基因型以基因II群为主

      国际上将CSFV分为3个基因群(I群、II群、III群),10个基因亚群(1.1、1.2、1.3、2.1、2.2、2.3、3.1、3.2、3.3、3.4)。2000年,我国猪瘟病毒毒株在世界猪瘟病毒大谱系中的位置确定工作由涂长春等首次完成,共对我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110株猪瘟病毒基因进行了分群工作。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单位调查了32个省市自治区,覆盖我国98%的国土面积,对554株CSFV流行毒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流行的猪瘟病毒以基因II群为主(2.1、2.2、2.3),占73.82%,其次是基因I群(1.1),占26.18%,不同流行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1%~1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0.3%~100%[6]。基因III群未在我国检测到。

      1.3 流行特征发生变化

      由于目前我国猪场普遍免疫猪瘟疫苗,使得猪瘟的流行特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繁殖障碍型猪瘟多见,临床上典型的猪瘟并不多见,解剖后典型的病理变化也较为少见且不完整,确诊需要依赖实验室诊断;发病幼龄化,李文华等[7]调查发现,目前我国79%的猪瘟发病猪群在90日龄以下,特别是2~10日龄哺乳仔猪和断奶至60日龄的保育猪发病最多见,发病猪潜伏期和病程延长,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全国范围内的整体发病率不高,但发病场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育肥猪、种猪)较少发病,症状不明显,但CSFV的持续感染现象较为严重[8];大面积流行速度缓慢,但场内呈周期性或阶段性反复发生,特别是在母猪产仔高峰阶段;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报道,自2011年以后,我国的猪瘟流行毒株基因型只检测到基因II群,未检测到基因I群。朱妍[9]通过分析152株猪瘟流行毒株发现,同一基因型流行毒株之间存在抗原差异,抗原差异主要反应在猪瘟病毒Erns蛋白上,部分流行毒株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细微的抗原漂移。

      1.4 “带毒母猪综合征”现象增多,部分猪场存在带毒公猪

      “带毒母猪综合征”是指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的CSFV后引起的潜伏感染,带毒母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CSFV能通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或产弱仔,弱仔在出生后相继发病死亡或成为耐过猪,这种情况被称为“带毒母猪综合征(Carrier Sow Syndrome)”[10]。带毒母猪既可以发生垂直传播,其垂直传播率可达45%~100%;也可以发生水平传播,这些母猪体况良好,但携带病毒,持续或间断性地向外排毒,有的带毒母猪卵巢发生器质性病变,导致屡配不孕等繁殖障碍。若带毒母猪所产仔猪作为后备种猪将造成整个猪群持续、循环感染。丘惠深[11]于2004年对我国13个省、市29个大、中型猪场的所有21014头种猪(其中绝大多数为种母猪)逐头采扁桃体,利用猪瘟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抗原,结果有2336头(11.12%)为抗原阳性(带毒猪),这29个猪场中全部存在母猪带毒,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最高的阳性比例可达30.70%,最低为4.40%。徐凯等[12]于2008~2009年对四川省13个规模化猪场随机采集母猪、公猪及仔猪共862份扁桃体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抗原阳性率从1.78%~14.5%不等,平均为6.62%;这13个猪场均检出猪瘟病毒,检出率为100%。2009 年,叶丙鑫[13]用RT-PCR的方法对山东地区部分集约化养殖场的猪瘟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仔猪、生长猪和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9.2%、13.2% 和9.4%。

      不仅带毒母猪可以水平或垂直传播CSFV,孙泉云等[14]研究发现带毒公猪也可通过交配或精液垂直传播给仔猪,造成仔猪的先天性感染。Choi等[15]证明了精液可作为CSFV的重要传播媒介。De Smit等[16]发现通过对母猪的人工授精,CSFV可经由精液垂直感染给仔猪。张志等[17]对部分猪场的种公猪精液进行了猪瘟病毒检测,发现未发病猪场的种公猪精液中猪瘟病毒的感染率为4%,而发病猪场的感染率高达30%。常洪涛等[18]应用RT-PCR方法对河南省10个中小型猪场的58份种公猪精液进行了猪瘟野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7个猪场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猪场阳性率为70%;10份精液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7.24%。由以上研究结果可知,带毒公猪也是造成猪瘟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需引起养猪生产者的足够重视。

      1.5 猪瘟免疫失败的现象增多

      我国对猪瘟实行强制免疫,规模化猪场一般都按照国家推荐的免疫程序实施,那么免疫效果如何呢?何启盖等[19]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来自6个省市的44个规模化猪场共754份血清的猪瘟抗体,血清抗体≤清:8时视为低于临界保护线,血清抗体≥视:16时视为免疫合格,结果表明,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免疫合格率分别只有67%、22%和38%,猪群总体免疫合格率只有55.72%,这表明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现象确实存在,且情况较为严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于2010~2014年先后开展了多次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国149个猪场的9534份血清样品开展了猪瘟抗体的主动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种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为67.43%,哺乳仔猪抗体合格率为42.36%,保育猪为41.57%,育肥猪为59.24%[5]。欧莹[20]于2012~2013年对广西猪瘟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2012年检测猪血清1443份,猪瘟抗体合格率为57.7%;2013年检测猪血清2353份,猪瘟抗体合格率为57.8%;两年总体合格率为57.7%,合格率偏低。党安坤等[21]于2011年对山东242个场点的11241份免疫血清样品进行了猪瘟抗体监测,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为56.75%,其中16个规模化猪场抗体阳性率在43.28%~87.75%,免疫水平参差不齐。以上结果均显示我国猪群的猪瘟抗体合格率低,猪瘟免疫失败的现象普遍。

      2 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因素分析

      猪瘟免疫失败是导致猪瘟不断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2.1 “带毒母猪综合征”导致的仔猪猪瘟免疫失败

      妊娠母猪感染猪瘟野毒后,猪瘟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这种经胎盘感染的仔猪吸吮初乳后,数日内病毒血症可一过性降低,但病毒存在于全身上皮组织、淋巴样组织和网状内皮组织,这种感染猪不能建立中和性抗体应答,形成免疫耐受,致使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猪瘟免疫失败。宁宜宝等[22]利用来源于同一猪场的2头猪瘟带毒母猪及所产35头仔猪(包括13头死胎)和6头阴性对照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对其中1头母猪的胎儿发育和成活有明显影响,而对另1头母猪的胎儿发育无明显影响;猪瘟病毒可经过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传播率达45%~86%;吃初乳和零时接种猪瘟疫苗不能阻止带毒仔猪的死亡,9头带毒仔猪在45天内死亡4头;免疫猪瘟疫苗不能使带毒仔猪产生免疫保护力,5头猪在强毒攻击后死亡4头;CSFV垂直传播的带毒猪亦可发生水平传播,并可引起3/4感染猪死亡;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可引起母猪生殖系统发生病理变化,导致繁殖障碍。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猪瘟的持续感染是造成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

      2.2 不合理的免疫时间

      免疫时间的不合理是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免疫时间过早易受母源抗体干扰,过晚则有感染猪瘟病毒的风险。秦荣香等[23]对不同母源抗体水平,25日龄首免的2组仔猪进行血清抗体跟踪,比较其抗体产生的情况,结果见表2-1、表2-2。

      表2-1 母源抗体阻断值<50%的仔猪免疫后抗体产生的情况

      仔猪日龄(日)

      25

      43

      64

      84

      102

      数量(头)

      17

      17

      17

      17

      17

      阻断值>50%(%)

      0.0

      5.9

      100

      100

      93.9

      抗体平均值%

      32.31

      30.26

      68.97

      75.06

      82.08

      离散度%

      37.9

      59.9

      15.2

      12.8

      13.0

      表2-2 母源抗体阻断值>50%的仔猪免疫后抗体产生的情况

      仔猪日龄(日)

      25

      43

      64

      84

      102

      数量(头)

      20

      19

      19

      19

      19

      阻断值>50%(%)

      100

      26.3

      57.9

      61.1

      94.7

      抗体平均值%

      72.27

      46.48

      49.46

      56.47

      68.33

      离散度%

      13.7

      48.3

      31.2

      38.2

      27.3

      从上面两表中可以看出,无母源抗体组在免疫后30天左右,很快产生100%免疫合格率,抗体平均值也升得较高,离散度较低;而有母源抗体组,在首次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呈下降趋势,首免后20天左右抗体合格率才开始上升,且上升较慢,抗体平均值也较低,离散度较高。因此母源抗体的存在对仔猪猪瘟疫苗的免疫确实存在干扰作用,但并不能阻止免疫后抗体的产生。

      2.3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扰

      免疫抑制性疾病可严重破坏猪只的免疫器官,干扰疫苗抗体的产生,造成猪瘟免疫失败。李华等[24]于2001年研究发现,仔猪感染PRRSV BJ-4后再接种猪瘟疫苗,与单独接种猪瘟疫苗组相比较,猪瘟抗体的产生受到了抑制。宁宜宝等[25]将猪只分别或混合感染PPV、PRV、PRRSV后7天接种猪瘟疫苗,接种后13天用猪瘟石门强毒攻毒,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感染PPV、PRV、PRRSV组的12头猪除1头外,其余11头全为猪瘟病毒抗原检测强阳性,这些结果表明,PPV、PRV、PRRSV单独或混合感染会降低猪瘟疫苗的免疫效力,其直接的危害是造成猪瘟野毒在免疫猪体内的持续感染,而这种感染是种猪长期带毒排毒的根源。司兴奎等[26]研究表明PCV2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猪瘟疫苗特异性的抗体反应。以上研究基于先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后接种猪瘟疫苗,可抑制猪瘟疫苗特异性的抗体反应,使猪瘟抗体的产生受到抑制,严重的可导致猪瘟免疫失败。

      而PRRS和CSF疫苗之间是否存在干扰呢?周建国[27]应用同步分点(三点、两点)免疫技术接种了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结果证明三种疫苗同步分点免疫相互间未出现免疫干扰现象。同时发现,在应用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中各病种免疫效果的同步评估需在免疫后35~40天期间进行监测为佳。三种疫苗同步两点免疫技术已列入云南省2013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2013年上半年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共免疫生猪3206.31万头,抗体转阳率口蹄疫为77.85%,猪瘟为83.1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93.92%,均达到并高于国家要求。陈文武[28]的研究结果表明口蹄疫、猪瘟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联合免疫,或先进行猪蓝耳病免疫,7天后进行猪瘟及口蹄疫联合免疫均能使免疫仔猪产生良好的抗体应答,且不影响其日增重,节省大量的免疫接种人力,这两种程序均可供不同规模养猪场参考与借鉴。陆桂丽等[29]应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瘟(CSF)两种活疫苗分别或同时进行免疫,利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抗体。结果表明,不同程序试验组的PRRS和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呈上升趋势,抗体差异不明显。试验结果证实,仔猪在21日龄时,同时接种1头份的PRRS和猪瘟疫苗,有效免疫期可达到134日龄,在仔猪出栏之前能有效预防PRRS和CSF。

      2.4 猪瘟疫苗质量不过关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仍然是目前我国控制猪瘟最为有效的疫苗,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过接种这种疫苗控制或消灭了猪瘟。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研究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接种猪可有效地抵抗不同地区分离的多个野毒株的攻击。猪瘟疫苗免疫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生产厂家的疫苗临床应用效果差异较大。2013年中国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对9个不同企业生产的猪瘟疫苗在149个猪场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4.03%,高的有84.82%,低的只有27.03%,各厂家猪瘟疫苗质量存在较大差异[5]。此外我国部分生产厂家生产的猪瘟疫苗仍存在BVDV等其它病原体污染的问题[30,31]。

      当然要想取得好的免疫效果除了疫苗生产厂家要严把质量关、确保不同生产批次疫苗的抗原含量保持稳定之外,还需全程冷链运输,采用正确的储藏温度和免疫方式等。

      3 规模化猪场的猪瘟免疫策略

      根据我国当前猪瘟的流行特点,综合分析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因素,我们制定了当前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策略,以期为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3.1 猪场猪瘟免疫的总体目标

      猪场控制、净化猪瘟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猪场带毒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通过免疫和淘汰手段提高抗体合格率;第二步,稳定控制猪瘟情况,确保后备母猪配种前的猪瘟抗体合格率为100%(阻断ELISA抗体,IDEXX试剂盒),基础母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大于90%,商品猪猪瘟抗体免疫后合格率大于80%;第三步,在稳定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全群净化猪瘟病毒。

      3.2 针对不同猪群采取的免疫策略

      3.2.1 后备母猪群

      伍少钦等[32]发现种猪群中猪瘟抗体不合格主要集中在后备猪和7胎以上的老年母猪,进一步检测发现在配种前约有15%的后备母猪猪瘟抗体不合格。如果后备母猪感染并携带猪瘟病毒,混群后一方面可水平传播感染其他母猪,另一方面所产仔猪可能对猪瘟形成免疫耐受导致免疫失败,所以需加强后备母猪猪瘟抗体、猪瘟抗原的检测。所有的后备母猪应在配种前、猪瘟疫苗免疫后4~6周检测猪瘟抗体,对猪瘟抗体阻断值低于50%的后备母猪进行加强免疫,4周后再次检测,如抗体阻断值仍低于50%则予以淘汰。同时对所有后备母猪用ELISA方法进行猪瘟抗原的普查,如检测结果阳性需进一步利用PCR的方法进行确认,确认抗原阳性后则予以淘汰,以确保所有的后备母猪在配种时为猪瘟抗原阴性,抗体阻断值高于50%。

      3.2.2 经产母猪群

      目前“带毒母猪综合征”现象较为严重,易造成经产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免疫耐受,针对“带毒母猪综合征”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逐步淘汰带毒、多次免疫后猪瘟抗体仍不合格的经产母猪。故需对全部经产母猪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对于阻断值低于50%的母猪补免猪瘟疫苗,补免后4~6周再次检测猪瘟抗体,如猪瘟抗体仍然不合格则淘汰。通过淘汰猪瘟抗体不合格的经产母猪,补充猪瘟抗体合格的后备母猪,可达到猪瘟抗体阻断值大于50%的基础母猪比例高于90%的目标。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采取的猪瘟免疫策略见图3-1。

      11.jpg

      图3-1 后备母猪、经产母猪猪瘟免疫策略图

      3.2.3 商品猪群

      对于商品猪最重要的是猪瘟的免疫时间。免疫时间应由母源抗体的消减规律确定。不同猪场或同一猪场不同批次仔猪在母猪免疫状态有差异的情况下,母源抗体都存在部分差异。秦荣香等[23]研究了一个免疫状况良好的母猪群,在30日龄左右有一半仔猪母源抗体开始没有保护(ELISA抗体,IDEXX试剂盒,推荐阻断值>50%为有保护力),母源抗体最长能持续到50日龄左右。为探索最佳免疫时机,秦荣香等分别在30日龄和50日龄免疫一次后,检测猪瘟抗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见表3-1、表3-2。从表3-1、表3-2可以看出,30日龄免疫后,50~60日龄时,血清猪瘟抗体水平有明显上升趋势,否则抗体会继续下降;50日龄免疫,70~90日龄时,血清猪瘟抗体水平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猪瘟抗体水平都是在免疫后20~30天开始上升,且50日龄内仔猪无论是否免疫猪瘟疫苗,其抗体水平都是在下降的,因为检测到的血清抗体大部分来自母源抗体,而不是免疫产生的抗体。从表3-1中也可以看出30日龄一次免疫后,70日龄抗体阳性率为89.5%,抗体均值为65.9%,对该猪群完全具有保护力;126日龄抗体阳性率为92.9%,抗体平均值为73.8%,说明一次免疫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足够长。我国猪群大部分的出栏时间为160日龄前后,按照此抗体水平完全可保护至出栏。而免疫时间在50日龄时,60~70日龄抗体阳性率为零,存在感染的风险。

      表3-1 仔猪在30日龄时免疫一次猪瘟疫苗后的猪瘟抗体水平变化情况

      仔猪日龄(日)

      30

      40

      50

      60

      70

      91

      126

      数量(头)

      60

      60

      60

      60

      60

      60

      60

      阻断值>50%(%)

      75.0

      55.0

      21.1

      57.9

      89.5

      100

      92.9

      抗体平均值%

      56.6

      51.3

      26.6

      52.6

      65.9

      72.7

      73.8

      表3-2 仔猪在50日龄时免疫一次猪瘟疫苗后的猪瘟抗体水平变化情况

      仔猪日龄(日)

      30

      40

      50

      60

      70

      91

      126

      数量(头)

      80

      80

      80

      80

      80

      80

      80

      阻断值>50(%)

      70.0

      30.0

      5.0

      0.0

      0.0

      86.7

      100.0

      抗体平均值

      55.4

      47.1

      31.4

      27.8

      21.1

      64.4

      83.3

      因此猪场应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退情况,选择最佳的免疫时间。如罗勇[33]等在调查了湖北省7个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状况后,对其中1个场猪群的母源抗体消退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设置了14、21、28、35日龄猪瘟免疫组,于免疫后1周及2周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该场最佳的免疫时间为28日龄。

      4 重视猪瘟的定期监测

      通过对不同群体实施不同的免疫策略,猪场可最终达到控制猪瘟的目标。为持续保持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稳定,需定期从免疫猪群中抽样检查免疫后抗体产生是否达到保护水平,这样既可评估猪群的整体免疫状态,又可制定适合于本场的合理免疫程序。有效免疫率达85%以上的猪群发生猪瘟的概率较小。生产稳定的规模化猪场可每季度检测一次,按照90%~95%的置信度采集不同生产阶段猪只的血液样品;生产不稳定的猪场可根据临床情况不定期抽样检测,以及时发现猪瘟抗体不稳定的群体,并采取相应策略。检测时可根据生产和临床情况,适当增加监测蓝耳病、猪伪狂犬病及圆环等疾病的感染和免疫情况,以了解对猪瘟免疫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影响。

      5 结语

      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猪瘟的流行特征,当前我国猪瘟的流行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①流行时间长、范围广,以散发流行为主;②主要流行毒株为基因II群;③猪瘟发病幼龄化、非典型化;④“带毒母猪综合征”现象严重;⑤猪瘟免疫失败现象增多。

      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带毒母猪综合征”导致仔猪免疫失败、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扰、猪瘟疫苗质量问题导致免疫失败。最后结合猪瘟的流行特征,针对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因素,我们制定了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策略,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免疫策略,最终方能达到稳定控制猪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邱骏,姜杰,刘亚东,等.当前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J].中国猪业,2007,2(12):32~34

      [2] 吕宗吉,涂长春,余兴龙,等.我国猪瘟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23(4):300~303

      [3] 姚文生,范学政,王琴,等.我国猪瘟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建议[J].中国兽药杂志,2011,45(9):44~47

      [4] 栾培贤,肖建华,赵靓,等.猪瘟国内外流行情况概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9):155~160

      [5] 张志,李晓成.我国猪瘟流行现状与防控建议[J].中国动物检疫,2015,32(8):8~12

      [6] 王琴.猪瘟流行现状及中国猪瘟净化策略[J].中国猪业,2012(10):45~47

      [7] 李文华,王安,赵庆枫,等.豫东地区猪瘟流行情况调查及防制研究[J].中国动物保健,2010,12(1):69~72

      [8] 宁宜宝,王琴,赵耘.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猪瘟预防控制[J].中国兽药杂志,2005,39(5):31~35

      [9] 朱妍.中国猪瘟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多样性及抗原性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8

      [10] 黄涛,汤德元,徐健,等.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研究现状[J].中国动物保健,2009,11(5):37~41

      [11] 丘惠深.猪瘟的持续性感染的根源在于带毒母猪[J].养猪,2004(3):29~30

      [12] 徐凯,徐志文,郭万柱,等.四川省规模化猪场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J].养猪,2010,21(2):65~67

      [13] 叶丙鑫.山东省猪瘟流行病学调查[D].甘肃:甘肃农业大学,2009

      [14] 孙泉云,周锦萍,曹建国,等.通过精液传播的猪病毒性传染病[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3):52~53

      [15] Choi C, Chae C. Detect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in boar semen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J]. J Vet Diagn Invest, 2003, 15(1): 35~41

      [16] De Smit AJ, Bouma A, Terpstra C, et a1. Transmiss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b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J]. Vet Microbio1, 1999, 67(67): 239~249

      [17] 张志,刘爽,张燕霞,等.猪精液中五种病毒的初步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7):112~115

      [18] 常洪涛,杜纪梅,杨霞,等.河南省部分中小型猪场种公猪猪瘟野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73~16173

      [19] 何启盖,陈焕春,吴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规模化猪场猪瘟和细小病毒抗体水平监测和免疫效果分析[C].襄樊:中国畜牧兽医协会,1999:211~216

      [20] 欧莹.2012~2013年广西猪瘟流行病学调查[D].广西:广西大学,2014

      [21] 党安坤,兰邹然,张月,等.2012年山东省猪瘟流行病学调查[J].畜禽业,2015,10(1):64~66

      [22] 宁宜宝,王琴,丘惠深,等.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对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4,35(4):449~453

      [23] 秦荣香,伍少钦,陆江,等.仔猪首次猪瘟疫苗免疫的最佳时机[J].当代畜牧,2009(3):14~15

      [24] 李华,杨汉春,黄芳芳,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抑制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J].中国兽医学报,2001,21(3):219~222

      [25] 宁宜宝,赵耘,王琴,等.3种非猪瘟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4,24(2):112~114

      [26] 司兴奎,郭鑫,杨汉春.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9,29(7):826~829

      [27] 周建国.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分点免疫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

      [28] 陈文武.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不同组合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学,2015

      [29] 陆桂丽,吴国梁,夏俊.仔猪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疫苗的免疫效力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13,34(11):119~122

      [30] 范学政,宁宜宝,王琴,等.用RT-PCR方法检测检测猪瘟细胞苗中污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1):8~10

      [31] 范仲鑫,张朝阳,刘道新,等.猪瘟细胞苗污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情况调查[J].畜牧与兽医,2011,43(7):84~86

      [32] 伍少钦,秦荣香,蒋志疆,等.规模猪场猪瘟控制与净化的探索[J].广西畜牧兽医,2008,24(1):31~33

      [33] 罗勇,吴斌,黎作华,等.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调查及仔猪首免日龄的优化[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3):12~15

      a温馨提示.jpg


      ×
      相关文章

      规模化猪场的猪瘟流行情况与免疫策略

      2017-11-27

      上一篇猪病诊断室 | 2016年第三季度猪瘟病毒检测报告当前猪瘟流行的新特点和综合防控下一篇

      <big id="nub0o"><nobr id="nub0o"></nobr></big>
    2. <code id="nub0o"></code> <object id="nub0o"></object>

        <big id="nub0o"></big>
      1. <code id="nub0o"></code>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7,最近在线更新中文字幕3,日韩经典一区,一二三四在线观看高清中文免费完整版电影

        品牌简介

        {转码主词}